 |
        |
 |
|
 |
|
 |
|
隊名:FUTURE
成員:
陳*宏/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二年級
陳*豪/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二年級
林*潔/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二年級
司徒*翊/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一年級
參賽動機:
昇陽建築投資精磚獎歷經年厚植發展,已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不動產開發投資專業競賽,提供土地管理開發、不動產營銷、建築規劃設計等相關領域學生,一個交流、學習並提升自我的競賽平台。在研究所這樣的學習階段,將所學置於實務中接受考驗,勢必為不可避免的必修學分,因此本組參賽動機有二:
1. 藉由比賽過程,了解建設公司的實務運作,從規劃設計、建築工法到財務分析、行銷策略等,使本組將專業所學及創意透過比賽呈現,並感受昇陽建設的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
2. 本組隊員組成為政大、台北科大的學生,領域涵蓋建築、地政、規劃、設計、行銷等,從早期規劃設計至後續銷售管理,透過完整的實務流程,於比賽過程進行垂直向度、水平向度的合作,激發更多創意與想法,對於充實專業知識與未來實務經驗皆有相當助益。
|
|
|
|
|
|
|
|
|
|
|
 |
|
 |
|
隊名:DNA (Design New Archiect)
成員:
林*廷/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一年級
吳*曄/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一年級
周*賢/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一年級
胡*真/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一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經過大學四年以及研究所近一年的地政教育陶冶下,對於不動產開發之相關程序、法規多少具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但於學習過程中著實鮮少有如此實務的機會,能夠充分運用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從無到有完整規劃、開發一個真正的建案。而剛好系上學姐去年有參加昇揚建設舉辦的精磚獎比賽,也以過來人的角度告訴我們這個比賽除能滿足我們本身對開發個案操作的渴望外,也能從研習營以及比賽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地政系、都計系原本不曾碰觸的面向,像是:建築規劃、室內設計以及不動產行銷等等,能大大拓展自己原先的思維格局與視野。詢問了學姐更多關於經磚獎的細節後,更加確定精磚獎就是我們想要的學習機會,在呼朋引伴下組成這次的團隊,希望能運用自己所學操作個案開發之於,也能將知識的觸角拓展到以往較沒接觸的面向,最後,也希望藉由這次的比賽能夠跟研究室的好朋友們一起合作、並肩奮鬥,結交同樣對不動產開發經營有興趣的夥伴,讓自己的研究生涯再添上幾抹豐富的色彩。
|
|
|
|
 |
|
 |
|
隊名:D.C
成員:
游*崴/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四年級
任*豪/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四年級
林*廷/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四年級
黃*棻/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四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建築產業是由各項複雜的專業所構成,建築系在學校受的訓練多著重於設計以及環境對應使用者的關係,鮮少從不動產開發的角度開始一個案子。相對地,地政系則多專精於土地開發、市場分析,對建築設計及環境影響較少接觸。
這項比賽很特別,從取得土地、分析規劃、建築設計到最後包裝行銷,能夠全方位的了解整個流程的運作,這是大學四年來所接觸到的報告或比賽,所未曾有的經驗。
能夠與自己同產業而不同專業的夥伴一起參加這項比賽是很難得的機會,期待我們彼此思維碰撞、學習並相互成長。
|
|
|
|
 |
|
 |
|
隊名:帖漢柔晴
成員:
吳*哲/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一年級
楊*晴/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一年級
鍾*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一年級
陳*帖/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一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建築設計的人總是天馬行空與太感性思考,都市規畫的人總是一板一眼與太理性思考,當各方不同的思考與方向導致的衝突會產生甚麼樣子的火花呢?因此希望藉由參與此次競賽,能獲得更多與都市、建築、土地開發、行銷企劃相關的實務知識,成為我們一個驗收、挑戰、再成長的機會!在這裡我們將展現所學、堅持信念並成為未來繼續前進的動力。
|
|
|
|
 |
|
|
|
|
成員:隊名:Minus1
楊*凱/政治大學地政系/四年級 / 張*翔/政治大學地政系/四年級 / 鄭*/政治大學地政系/四年級
廖*虹/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準碩一 / 李*/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一年級 |
|
|
參賽動機:
Minus1,意即缺少的部分,組成團隊的初衷,是面對即將踏入職場的我們茫然不安,不單是覺得自身缺少什麼:懷疑自身所學在工作環境下能發揮多少?受過學校教育的小螺絲釘能為社會這台巨大機械帶來多少貢獻;又看到台灣住宅環境的隱憂,需要補強什麼才能夠讓居住的生活品質上升呢,缺乏實務經驗的我們能否學以致用?
通過有參賽經驗的學長姊介紹,組員們選擇擱置手邊的計畫把握這最後的學生暑假,希望參加此次競賽一窺與現實搭軌的窗口。
|
|
|
|
 |
|
 |
|
隊名:虹
成員:
何*瑋/成功大學建築所/準碩一
蔡*均/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準碩一
林*羽/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研究所/準碩一
楊*麟/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四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在學習的路上,大學不是終點,隨畢業季的到來,更需要的是將學術與實務結合,不斷累積經驗,吸收新知。我們希望透過昇陽建設公司的金磚獎計畫,來發揮大學四年所學,增進實務經驗,與不同背景的學生一同合作,互相學習,拓展彼此的視野與技能。
除了專業需要不斷精進外,整合統馭的能力也相當重要,透過建築與地政系所專業上的交流合作,將兩者的知識融會貫通加以運用。比賽的過程中,不只能學習並體會到兩種專業知識相加乘的效果,更能提早接觸實務上的不動產相關工作。並透過團隊合作集思廣義,為全體組員與昇陽建設一同努力,創造出理想的不動產。 |
|
|
|
 |
|
 |
|
隊名:CLW
成員:
林*嫺/台北科技大學建都所/一年級
陳*蓁/台北科技大學建都所/一年級
王*/文化大學建築所/一年級
廖*翔/文化大學建築所/一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介於大學剛畢業與進入職場前的研究所階段,對自身已吸收之知識與技能專長是否能發揮運用於社會當中有著疑慮與惶恐。而初出社會新鮮人往往與業界所抱有之期待有相當的落差,此一問題亦為我們即將面對的困難。其兩者之間之所以會有如此鴻溝,其中之一理由或許是我們對於業界的認知過少,因此想要藉由這次精磚獎的活動加強自我能力,以便未來快速進入市場需求。
|
|
|
|
 |
|
 |
|
隊名:PEJAS
成員:
巫*璇/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研究所/畢業
童*穎/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劉*安/台灣大學歷史系
鄭*竣/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
|
|
|
|
|
|
參賽動機:
「進入社會前,接下來兩個月將是我們最重要的代表作。」
面臨全球化與市場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住宅建築的開發樣態也顯得多元,更需要不同的經歷才可以繪出新型態的開發樣態與故事。我們參賽的背景,即從「多元」出發。PEJAS團隊的組成,由北大不動產、臺大歷史系與臺大地理所的學生所組成,我們擁有接受不動產市場、都市計畫與土地法規的專業訓練背景,同時擁有深度人文、地理訓練與國際視野的歷練經歷,透過多元的背景結合,我們期望能運用專業所學、發揮創意思維,透過「昇陽建築投資精磚獎」的實務運作與養成,創造永續好宅、打造精彩專案。
昇陽建設在本次提供完整的不動產設計與建築開發之育成,從不動產企劃、設計、興建到銷售的競賽型訓練,是台灣目前業界競圖活動中少見。透過本次參賽及專業指導,期望能夠活用所學、結合實務並發揮創意,在進入社會前創造一個代表作,一個能夠兼顧社會舒適、永續發展與業界創新的代表作。
|
|
|
|
 |
|
 |
|
隊名:四分之四
成員:
洪*恩/逢甲大學土木系/四年級
彭*寒/成功大學建研所/準碩一
蘇*婷/成功大學都研所/準碩一
楊*喬/東海大學景觀系/四年級
|
|
|
|
|
|
|
參賽動機:
實踐,乃傾所學專業、配合發想及堅持信念成就的工業,建築提案包含實體設計、土地規劃、現場施作、景觀修飾、營運管理等。偶然的機緣接收到昇陽建設所舉辦的不動產投資精磚獎資訊,猶如發現了理念揮灑的舞台。
參與這次的競賽,是必要、有意義、也是極其珍貴的,秉持著熱忱,透過此次機會我們 將發揮所長,在良性競爭下碰撞成長。
四分之四的隊名,代表著來自四個不同領域的莘莘學子,藉由此次機會,互相合作、學習,結合各專業領域,腦力激盪,激發出完善的建築提案,以期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
|
|
|
 |
|
 |
|
隊名:緣來
成員:
詹*聖/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
黃*赫/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
夏*辰/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
莊*程/中原大學建築系 |
|
|
|
|
|
|
參賽動機:
崑山科大:我們三人在校四年即將邁入社會,對於房地產開發規劃的領域都抱持十分濃厚的興趣,日後都希望能投入相關行業,規劃出能給予每個家庭安全安心與溫暖的家。
在校就讀期間三人在系上所學的許多課程儘管有房地產開發規劃設計的相關知識與業界參訪建立我們在觀念上初步的理解,但儘管系上所安排的師資課程豐富。卻在課程小組共同完成規劃報告與業界學長分享實務作品的時候,卻發現我們自己的構想規劃與實務上有相當大的差距。
在去年聽參賽的學長們與老師經驗分享,發現昇陽建設所提供的研習營能為我們在進入這個專業領域之前,進行更為完善的機會教育。讓我們檢驗自己在校所學知識與觀念有哪些更應該注意的細節以及如何能夠更符合貼近市場開發的可行性,更希望能透過昇陽所安排此次難得可貴的教育研習,指導教育我們不足之處並提升我們三人在房地產領域所需的更多知識與必備的專業能力,日後成為我們在專業領域上不可或缺的基石。
最後這個大學的夏天,我們知道:「有些事情不做不會怎樣,但做了會很不一樣」!!!
希望昇陽能夠給予我們這次參加的機會讓我們為自己日後在職場專業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莊煜程:我認為能被真正落實的創意才是真創意。
在學校我們總是天馬行空的發想建築的可能。對於現實的建築環境憤世忌俗,卻又老想著企圖以建築來改變世界。這樣烏托邦式的思想使我們不自覺的遠離社會與現實,與我們當初想擁抱群眾,關懷社會的初衷其實背道而馳。
每個建築人都有其偉大的抱負及理想,但理想不能只是空談。
理想必須從現實中萌芽、成長、最後才能茁壯。
我有我的理想,但我希望那不只是空談,而是能夠真正的實踐。
對我而言,昇陽建設的精磚獎是最佳的舞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