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大學在課業之餘,參與月津港燈節活動,透過設計與實際操作,練習團隊合作與資訊溝通。我作為團隊中的「建議者與執行者」,負責提供設計建議、材料購買與實際製作。同時,我也擔任由陳耀如教授在科技部研究計畫「大陸東南亞民居體系初探_泰國北部與中部干欄式民居類型研究」的研究助理,負責行政作業、文獻資料蒐集、泰北實地測繪及繪製3D構造拆解圖與模型。經由田野調查過程深入泰北各民族區域進行測繪,體驗人民生活與風俗習慣。豐富的旅程滿足喜愛遊歷的我,融入泰北異地環境,接受泰北給我的大量文化衝擊與知識饗宴。
在進入研究所後,擔任蔡淑瑩教授在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所主持之「青銀計畫.友善療癒綠社區計畫」之研究助理,參與防疫綠牆之實驗設計,並以親自然設計理念達到住宅與社區環境療癒之功效。
經由實驗過程,了解到真正參與設計的一環,需要將理念轉為實體,並於實際操作與設計過程中獲得收穫與滿足。而論文則在教授的細心指導下,對於研究題材、思考方向等步驟要求十分嚴謹,我的研究方向是針對後疫情時代居家隔離之需求探討住宅環境規劃,並以短論的形式在建築學會研討會中獲得優秀論文發表獎。
建築系的學習,學習主軸圍繞著實際的建築專業,讓我具備執行設計的能力,但我覺得對於實務操作及初入職場的能力還未有充分經驗,因此我決心參與報名昇陽精磚獎研習營,透過持續摸索建築設計職場的多重可能性,希望能在不斷演變的體系中找出啟動創新的鑰匙,賦予當今建築煥然一新的面貌。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建築是一個多元的產業,所以希望在學生時期可以多探索對於建築產業的各種面向。
過去大學時期在台灣選擇過大、小型事務所實習,如: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而大5那一年飛往澳洲坎培拉PBDG實習6個月,體驗了台灣與澳洲事務所的工作內容與職場生態的不同,而在工作期間有機會再前往雪梨一個禮拜的行腳,除了許多的設計案的參訪,自己因為路過MIRVAC惟於雪梨新開發區建案,就新鞋來潮的走進展售中心,向銷售人員詢問了一些對於客群與產品類型的事情,在這時候就種下了對於房地產開發的好奇心;接著就回到台灣開始了碩士生涯,業在因緣際會之下有幸到山岳建設設計部工讀一個學期,在這過程中更加大了我對於推動一整個案子的好奇,這些都是學校教我們以外的事情,卻是建築產業推動的根本,因為這一個領悟才希望在學生時期可以更加的了解自已未來希望發展的方向。
在這快速的時代,客群與產品定位的變化、法規與政策的推動,都會成為影響開發項目與類型的因素,也因為這個原因會希望自己在學期間可以多了解產業,在未來進入職場可以成為半個「即戰力」盡早進入狀況,也相信參與本次活動可以在昇陽的經驗中更了解台北的市場生態。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我是今年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的應屆畢業生,曾經於陳世岳建築師事務所以及大衍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進行實習。
本人個性外向,善與人互動相處,積極且對事物保持好奇心,未來出路也確定會走建築相關行業。於畢籌會得知此研習營,想嘗試各式各樣的機會,也想認識不同領域的人,期望能入選並在研習營能有所收穫。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因為在房仲業實習,第一次接觸到「開發」,雖然一開始都非常的辛苦,常常為了要找客戶把自己搞得像偵探一樣,不漏掉任何蛛絲馬跡,也常常付出了很多努力,卻什麼也沒得到。
在每一次的失敗中總可以找到找到下一次可以修正的方法,才有機會找到客戶的聯繫方式,即便如此,成功後總有一種登上山頂的快感,然而找到客戶後,要在說服客戶不動產的委託也是下一個要努力的目標,遇到了很多人,才發現大家的個性不盡相同,不出來磨練永遠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以為大家都跟身邊的人一樣善良,雖然好像從不諳世事稍微一些些微微的改變,但滿開心自己有踏入社會的感覺,希望也能了解土地開發相關的技巧。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目前剛畢業,正在尋找未來工作的可能,想多方了解除了建築師事務所之外的工作。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目前為成大研究所環控組碩一的學生,由於自己對未來的規劃還在探索與了解中,且因緣際會下朋友得知此研習營的相關訊息,因此想透過這次機會學習並了解業界實務操作。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在大學畢業展覽得到有關昇陽精磚獎的參賽資訊,得知其不同於過往傳統建築系的專業訓練或是建築競圖,著重於不動產相關專業及實務訓練,土地開發、規劃設計、財務分析、等廣闊面向去專研,以及研習營使跨領域交流等用心安排,讓我們對此活動深感興趣。
作為一位建築研究所的學生,我對建築和不動產行業皆抱有濃厚的興趣和熱情。我曾在兩家主要進行住宅開發案的事務所工作過,大二暑假在父親的林峰生建築師事務所實習,第一次真實地面對到有業主的家宅設計案,透過平面圖的不斷修改及3D模型的建製,讓我認識到一個設計案的產生流程。大三暑假我進入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我從中理解到一棟大型的建設案是由各個不同的部門分工合作形成的,絕非如學校所教育的個人英雄主義式設計。
現在我仍然利用課餘時間在父親的事務所幫忙,進行了許多與建商合作開發的集合住宅圖面繪製和報告書製作,期間一直對於在建築設計尚未發展前,有關於土地開發、規劃以及行銷方面的進行流程十分感興趣,而這也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非常期待能透過參與昇陽建設公司的營隊,與其他領域如景觀、建築、地政系等等的同學合作並激發出許多新的思維與想法,並且能於此次活動中展現。同時,也希望可以透過這次的活動學習到更為實務層面上的思考,使我在未來的工作專業視野上更加深加廣。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目前就讀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二,主要研究地上權住宅與所有權住宅價差關係並預測潛力地區臺南的發展,對於臺灣地上權住宅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程度。
報名精磚獎研習營的原因是就讀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受到不動產開發課程啟發,因操作時深感興趣,又有幸獲評審青睞而得到評比第一名。對我而言,素地透過規劃至興建,再到最後統籌銷售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再者,也正因為對於土地開發欲更加精進,研究所期間特針對大尺度土地進行規劃安排(包含舊廠區再開發、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等),相信可切合貴公司於「土地開發」方面選用之人才。
研究所就讀期間訓練思考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曾操作過「糸來CITY,南紡仁德廠區綠能社區再開發專案」,並代表成功大學參加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簡稱聯展),碩二以七股區鄉村地區整體規劃「七股共好,一七更好專案」再度參與聯展,並獲得2023年由營建署頒發之「創新國土」獎項,顯示具備團隊合作的能力,並且有相當水準的成果表現。
實習經驗包含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巨秉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
以上不論是學業或實習經驗都成為我於「土地開發」學問的基石,期望貴單位能夠給我「精」進自己更為「磚」業的機會。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我的個性活潑樂觀,喜歡與人分享,也很懂得替人著想,需要溝通時也很有耐心,別人有困難時只要我有辦法一定會出手相助,儘管大學五年期間在繁忙的課業壓力下,我仍喜歡在空閒的時間從事系內外的活動,平時有在健身、打球,實習經驗除了中型、小型建築事務所外,我也由於興趣選擇在影展(台北電影節)實習過。
我跟著不同的老師學到了許多的設計手法,看了許多案例,了解到建築諸多不同面貌。建築系大多在學設計,但建築設計卻只是建築的一小部分。從一塊土地到環境、設計、結構、跟業主協調、規劃、銷售等,建築是一段很長時間的合作溝通過程,而我想在真正進入職場前能再接觸多一點建築都其他面貌,這是我選擇貴公司研習營的動機。
我認為建設公司作為人們與建築各方的橋樑,其經營項目之廣,或許會讓系上所學的繪圖技能(AutoCad.Rhino.SU.PS.AI)發揮受限,但我還是多看看建築的其他面向,作為未來職涯選擇的重要參考。在本系畢展期間聽了貴單位的研習營介紹吸引了我的興趣,而在看了網站上歷屆研習營同學們所寫的心得,我也相信雖然過程會很辛苦,但貴單位的研習營必能帶來大大的收穫。期待能進入研習營學習,感謝昇陽建設。
|
|
|
|
自我介紹及參賽動機:
我大學是念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的經營管理組,接觸到不動產開發、市場分析、財務、投資等相關課程,也曾經參加過「國泰厝客松」之不動產開發比賽。升上政大研究所之後的課程內容、研究助理經驗也持續提升我對於不動產的相關知識。目前論文的題目方向是探討 Google Trend 與商圈表現之關聯性,可能會分析商圈韌性、市場搜尋行為等議題。透過研究所課程與論文寫作的訓練,更加精進我對於房地產各種議題之思考。
雖然在大學時期有過實習、商業競賽與學校報告的經驗,但我仍然認為自己在實務操作的訓練上稍嫌不足,對於建設公司在實務上如何操作土地開發、產品定位與行銷企劃很感興趣。此外,我也期待能夠與來自不同領域(建築、景觀、城鄉等等)的同學交流,激盪出新的觀點與創意。我相信這次的研習營對我的學習與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