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隊伍從魏岱霖副總經理手中頒給成功大學建築系組成ARCH 33,得獎個案名稱為昇陽逸方。
  • ARCH33/張育銘
  • 時間經歷僅僅兩個禮拜,卻是讓我增廣見聞、收穫滿滿。謝謝昇陽建設舉辦建築精磚獎,正值畢業的年紀,半隻腳踏入社會,藉這機會讓我學習到學校以外的知識,更多貼近現實的思考模式,關於建築業、關於建設業、關於不動產。在學校的思維中,總是自由奔放,設計操作上總多了點社會性以及公益性,幼稚點可以說是設計師的一廂情願,但是在精磚獎的三天課程以及兩周比賽中,看到更多現實層面的考慮,像過去建築系教學訓練中較少接觸的法律、行銷包裝、商業開發等,讓我知道一個案子可以從很多層面來看,商業主導的思維之下,更重視每件事的平衡,當所有條件一同指向最大利益時才有機會執行,而過去我所重視的社會議題或是社會價值,相較就沒這麼重要了,最後謝謝精磚獎這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建築,體會現實社會。
  • ARCH33/柯采儀
  • 對建築系學生來說,土地開發評估、實際的建築法規檢討、住宅建築規劃的使用者定位等,相對比較少在既有的課程中談及,然而這確實主導了台灣都市基礎地景,也是建築實案中不可或缺的各項要素。 我來昇陽精磚獎學習的,是在整個建築案的週期裡,走在建築設計前端的土地潛力開發、財務規劃、銷售型態評估、工程構法選擇與造價估算,與後端的形象建構、廣告投放、銷售策略、社區管理與經營等,而確實在每個地方都或多或少學到了核心的概念,也能夠前後來回檢討後去調整建築規劃方案,讓心中覺得美好的空間能夠更具備現實的可行性。雖然不斷強調建案開發時,真正的價值是土地的加工與產品品質為品牌累積的聲譽,然而我們始終相信,透過這些方式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實現更好的未來,無論是住得更舒適健康、家庭經營更和諧、更好的享受城市生活。 將各種好的事物整合於一體的能力,是建築開發最有價值的地方,是我在比賽裡再次體會到的。
  • ARCH33/鐘予萱
  • 身為一個建築系的學生,外界經常將我們和房子兩個字畫上等號,然而,以往卻從未真正思考過「房地產」二字,這也是當初因好奇,對這個面向想要一窺究竟,而報名參加精磚獎比賽的理由之一。 在學校學習,談到都市空間、社區小區規劃、集合住宅,等等居住空間時,都是以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如何共生共存,繼而提出對未來更美好、進一步的想像;面對房地產,將這三字拆解來看- 「房」、「地」、「產」-由此領略一二:在這系列的課程中,不單單以人群住居的本質來探討與衍生空間,而是融合了空間與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價值及潛能,由前期土地開發、規劃、興建、銷售等過程,作一系列的評估與產品定位。 第一天的課程較為密集,帶我們認識實務界的基本守則,法規部分特別令我印象深刻:學校中的建築法規課程,自整體的法系關係開始講解,上至國土開發等大體系,而對於單棟建築的法規檢討較未著墨,在學校作設計時,也多以設計概念為優先,建築技術規則為輔;然而,這次操作集合住宅的設計時,從一開始便要檢討法規,再從這樣的範圍中尋求產品定位與空間品質的平衡點,是非常不同的經驗。 第二天的實例參訪,讓人能較快速的認識這個領域,十分重要。而最後一日的產品宣傳行銷課程更是集其大成,可以藉由前日的案例來討論,加強印象,也是讓人對房地產這個領域完全不懂,至稍有概念的過程,一個很實用且有效的一環。 這三天的課程對我來說是新的體驗,密集一週的討論和操作也十分有意思,最後呈現時能聽到不同組切入的面向和手法,藉由這次的比賽讓人重新思考建築的意義。
Top

    亞軍隊伍請建管處張總工程司頒給由政治大學地政系研究所組成的CS,得獎個案名稱為昇陽春絮。

    得獎感言及心得:

  • CS/曾懷萱
  • 這個亞軍五萬元得的很意外也覺得充滿感謝與感動,這一個禮拜得到太多太多人的幫助了,健宇學長、洪大哥不厭其煩地幫我們解難討論;感謝Denis學長、還有瑞普的Andy、 Edison及 Kevin給予我們專業的分析建議;感謝長春龍江信義店的房仲大哥的指教;也要謝謝陳秘書特別照顧我們。 最後謝謝親愛的組員們,在大家都還是有自己的私事下,還是很盡力投入在其中,熬了好幾個夜晚,到處請教意見、基地勘查等等,這個過程中有些許的摩擦,還好我們沒有吵架,反而展現了團隊合作的價值,讓這個比賽能順利完成。 很謝謝昇陽建設舉辦這樣的比賽,讓缺乏實務經驗的我們,對建設公司像是揭開了一層面紗,對於從土開到最後的行銷銷售的課程等做了一個很完整全貌的呈現,很開心自己為自己的碩一升碩二暑假做出一些不一樣的選擇 負起了那麽一些責任 跟那麽一些成長,值得了!
  • CS/葛家瑜
  • 謝謝懷萱的邀請,讓我有那麼不一樣的體驗,也學習到很多我不曾碰過的事物,這次的活動讓我收穫滿滿。 研習營的第一天,我滿懷期待的踏入會議室,接下來就是連續三天的充實課程轟炸。過程中,我看見自己的不自信,發現自己的不足。一開始真的越做越難過,但謝謝我的組員,因為你們的堅持與包容,不嫌棄那些難看的圖,我才有勇氣做下去。 雖然本來就沒有在乎比賽結果,但能得到第二名的殊榮,除了不可思議之外,也多了一絲感動。因為真的知道自己不是學建築的,所以有很多不足。評審的肯定,組員們的歡呼,讓我覺得一個禮拜半的睡眠不足,非常值得的!真的很謝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親切的專案指導-洪大哥、政大的學長姊老吳與Dennis、工作人員唐姐、慧儀姐,還有很多人。沒有你們,是不會有這樣的成果的,真的感謝。 家瑜下台一鞠躬!
  • CS/林巧芳
  • 從建宏學長那得知研習營的消息,但因為自己大學的領域和營隊不太符合,本來是一點都不感興趣,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懷萱一句「沒有志在得名,就享受這個過程」讓我一口氣就答應了。而現在打著感言的我,仔細回想這個過程的確有享受,但煎熬多過於享受。 緊密的三天課程,從第一天就讓我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發現這個領域可以多寬多廣,也才知道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多麼微小,每一堂課都在大大打擊我,可是也同時在充實著我,研習營的課程真的很豐富也很精彩,不僅是講師們的內容精彩,透過其他不同學校不同專業領域的同學的提問,也讓我從更多面向看同一件事情,這是我覺得收穫最大的地方。 最後謝謝我的組員,包容我這個規劃組的學生,還要謝謝來自各方幫忙的前輩們,以及給予我鼓勵的親朋好友,最重要的是舉辦研習營的昇陽團隊們,謝謝你們打開我人生的新視野。
Top

    季軍隊伍請建管處張總工程司頒由交通大學建築所組成的On Build,得獎個案名稱為初見昇陽。

    得獎感言及心得:

  • On Build/王俐雯
  • 在短短一星期密集的昇陽精磚獎,學到了很多事情。從剛開始的研習營,對於建設業有更深的了解,除了學校所學到的建築設計之外,在研習營中也學習到許多實務面上的事情,比如說建築設計應用在建設公司中,需要考慮更多面向的設計,例如住家的開窗方位、管道間合理配置以及併戶等等需求,這些都是在學校中比較少關注到的問題,但落到實務面上卻是極為重要的。 除了設計上的學習外,在前期的土地開發階段如何取得土地以及與地主商談,到設計,到最後建築完成後的整體行銷策略,都有許多學問。在這短短三天的研習營中,也到了實際銷售位置參訪,了解銷售過程中建商、代銷之間的關係,受益非常多。 過程中與組員的相互腦力激盪以及實際操作建案從無到有之外,也因此在競賽過程中認識了許多人,彼此之間有不同的專長可以互相交流,在整個研習營的過程,有許多收穫,也很感謝昇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走出學校,學習業界的種種事物以及認識夥伴。
  • On Build/洪皓哲
  • 這次的比賽經驗徹底翻轉了我過去看待住宅的方式。 以往在建築所的訓練多以空間的設計與體驗的豐富度為考量,訓練的大多是概念思考與空間控制的精準度。但這三天上課的內容,將我從很市場的角度切入,了解如何將潛在的使用者與產品間的距離拉近是個巨大的課題,也了解到從產品的定位到效益評估在在都考驗對於市場的敏感度與對法規觀念的透徹度,需要許多的經驗累積才能避免錯誤的決策。 產品的坪數控制、規劃設計的概念貫徹到行銷企劃與使用者溝通,這在在都考驗如何將許多條件上的劣勢轉換成優勢的過程。在這土地越來越稀有的時代,建設公司的專業度完成反映在產品設計的精準度上。 非常幸運能用短短兩周的時間從業師們學到很多,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學以致用。
  • On Build/陳天健
  • 謝謝昇陽建設用心舉辦這次的建築投資精磚獎,無論是在三天的研習營裡,每個課程的講師都無私的將他們數十年職業生涯的精華傳授給我們、又或者是在案例實察中講解人員將每個建案中設計者的巧思傳達予我們,以及在基地勘查時提點我們該如何觀看基地及周邊現況的種種蛛絲馬跡,這一切都不是在學校的課程裡所能領略的,令我們獲益良多。 在建築教育的課程裡,我們培養的是對於空間、形式、涵構、都市關係等等建築語彙的敏感度,然而在設計時,卻往往為了最大化對於上述目標的追求,而刻意省略了工程面、法規面、財務面等等面向的考量,但著些都是在真實的建築產業中,重要性不下於設計面的必要層面,經過這次的精磚研習營,我們之後在做設計的同時定能考量到更多的層面、做出更周全的設計。 很慶幸在這次的研習營中,能夠在畢業前提早理解一個真實的建案,是如何整合土地開發、規劃設計、行銷企劃等等各個不同的面向,讓我們在畢業前更能面對這樣的產業有所準備,謝謝昇陽提供這麼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從中學習、成長,也推薦學弟妹踴躍參加這麼棒的活動!
Top

    最佳創意獎,由企劃達人曾嘉翎小姐頒給由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南臺科技大學企管系組成的洪半邊透天,得獎案名為昇陽その昔。

    得獎感言及心得:

  • 洪半邊透天/郭婕瑩
  • 在畢業製作結束的那段時間組員幸萱傳來了精磚獎報名資訊,勾起了學長姊的參賽經驗談,馬上與幸萱組隊報名參加,抱持著要延續「洪門」的精神,創了非常搞怪的名字-洪半邊透天,希望我們的表現可以紅透半邊天!雖然我們隊伍一開始只有2人但在最後昇陽的媒合下與宜庭共同組好隊伍!內心感到非常雀躍,畢竟這是第一次與不認識的同學合作,很期待能與來自企管的宜庭創造出什麼特別的提案。
    在三天的研習課每日要從內壢台北兩邊跑,很累卻也很值得,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第一天的課程結束時,內心其實非常忐忑,因為是從未接觸過的專業,沒辦法短時間內吸收跟理解,感到非常的挫敗,回家的路上看著今天的講義,認真的研究,甚至懷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阿!幸好並沒有放棄,堅持的上完三日非常充實的課程,讓我對建築這學門又更了解了點!
    首先要感謝昇陽建設無私的付出,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年輕學子們能有一次能真正了解業界的作業過程與內容,也在這個競賽中認識了來自各個學校的優秀組別,真的非常開心;感謝陳秘書、唐姐與講師們的付出,在遇到任何問題時總能細心的解惑,評審們的意見我們也受益良多。再來感謝On Build的幫忙,在我們遇到困難時還可以無私的教導我們,真的很令人感動!最後要感謝組員宜庭,因為有妳才能成就不一樣的我們;還有長期好夥伴幸萱,因為深知彼此的作業型態,才能再次的順利完成!這次的經驗讓我再次突破了自我,勇於嘗試陌生的事物,雖然過程令人崩潰,結果卻特別豐碩!
  • 洪半邊透天/黃幸萱
  • 非常感謝昇陽建設提供一個這麼棒的學習機會,讓我受益良多。課程安排除了授課式教學,亦十分重視小組間的互動討論與實務演練,也有安排參觀行程,因此學習到的東西非常豐富與多元。 這次的比賽不論是思考或操作方式和過往所學不太一樣,因此遇到不少困難。幾乎每天都討論到半夜,也透過實地勘察、詢問各方的老師同學、上網搜尋文獻資料、翻閱前三天上課筆記來完成與突破各種瓶頸,真的非常感謝許多人提供的幫助! 也很謝謝有這次的精磚獎,讓我們能有與企管系跨領域的合作,藉由不同的專業背景,在討論時能有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案子,激發出更多想法;能在聆聽各組成果簡報時,學習到各方對於同一個案子所提出各種創新創意的規劃設計理念。 這些經驗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很開心我們組能得到最佳創意獎,並且認識到各系所的同學們,相信大家在未來若遇到問題,還是會互相幫忙的。謝謝昇陽建設舉辦精磚獎的比賽,讓我收穫滿滿。當初學姊推薦自己這個比賽很棒一定要參加,現在自己也會將這個比賽推薦給學弟妹的
  • 洪半邊透天/吳宜庭
  • 首先,我想感謝昇陽精磚獎給我們一個很棒的學習機會,讓原本不是建築科系的我能够參加這次的比賽,並且學習到很多關於不動產開發實務的課程及實地的參觀。另外也因為精磚獎給了我們與不同領域同學合作的機會,在與不同科系同學的合作過程中,由於背景不同,想法當然也會有所不同,但藉由每天的討論,讓我們互相學習雙方的專業,努力完成比賽的所有內容,因此我非常感謝隊友們的互相幫忙、體諒,並且在這短短的兩個禮拜時間內完成報告。雖然在這過程中很辛苦,但我相信經過這次的比賽,能讓我們彼此感情更好更有默契! 最後很開心我們能夠得到評審團的認可,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肯定,也因為這次昇陽的比賽,讓我在這個暑假充實很多也有了一些很棒的回憶,謝謝妳們~~~

Top

    最佳行銷企劃獎,由政治大學地政系、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組成的DreamCity,得獎個案名為昇陽尋謐。

    得獎感言及心得:

  • 當地政遇上建築,為這場好夢寫下序曲
  • Dream City的我們是由來自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四年級的謝竺珊與張祖瑜,以及來自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四年級的鄭巧翊聯手組合。原先各自擔心湊不成隊的兩方,在昇陽建設的協助安排下,很幸運地,成為了此次研習營少數結合地政與建築背景的組合,也是我們Dream City在這為期兩周的精磚獎中,最美好的意外。
  • 豐富精采的研習課程,是涵養美夢的珍貴養分
  • 雖然研習營的課程只有三天,但我們在這趟旅程裡可謂收穫滿滿。每一位授課的講師都非常的用心,雖然本業並非老師,但都絕對是各個領域裡的專家!上課用心外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精彩,讓我們對於土地開發作業流程裡的每個環節項目,包含基地與市場分析、產品定位、法規檢討、財務計算、工程施工、規劃設計與廣告行銷,在其實務面都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幫助我們在最後的提案報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實地參訪與導覽,營造夢境美好想像
  • 另外在這三天的課程中,昇陽也安排了許多實際個案的參訪導覽,讓我們在此次研習營的學習面向更加多元,像是在宏盛陽明、昇陽之冠的導覽行程中,我們親自感受到了一幢好宅的建立,其背後的周延而精密的規劃與設計巧思,也提供了我們在推案上的靈感。另外昇陽文化館的參訪,則讓我們看見昇陽建設對於好宅的堅持與努力,更讓我們在推案時,對於住宅的「品質」有更深度的思考。
  • 團隊激發創意,嚮往美夢成真
  • 隨著課程結束,接踵而來的評審會才是最大考驗。一周的時間內要完成整個提案報告的每個環節,並且克服龍江長春案基地本身形勢狹長且鄰早市的問題,說實話難度真的很高。但在開會的過程中,也因而慶幸我們成員間是來自不同領域背景,讓我們在討論時,能夠相互補足彼此不足的部分、發現彼此忽略的盲點,一同腦力激盪解決問題,讓整個提案報告更臻完整。而很開心地,最後的作品能夠獲得品審們的肯定,得到了行銷企劃獎的榮譽。
  • 博觀群覽,繼續築下一個美夢
  • 這趟旅程中,除了組員間彼此的合作交流、講師們的傾囊相授,也看到了許多來自不同大學、研究所隊伍的作品、其各自都有著不同的特色與優點,也聽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構想與巧思。整個精磚獎雖然在評審會暨晚宴中畫下了句點,但這過程中滿滿的收穫也將成為我們前進下一個起點的行囊,陪伴我們繼續向前築另一個「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