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所、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所
 
 

參賽動機:
由系上學長參與過後大力推廣貴公司之研習競賽活動,希望透過本次機會接觸業界操作實務課程及投資興建領域,並與來自不同專業背景之各校團隊間相互交流、拓展視野,而後藉由本系的都市空間規劃專業下、學習落實至工程實務面並與之結合,提升專業能力及競爭力。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所、中原大學室內設計所、成功大學建築所
 
 

參賽動機:
大學同學們畢業後各奔東西,前往在不同的學校與環境以做學習,經過一年的歷練,相信每個人都有所成長,在各自的領域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穫。因此希望透過這次參加活動的機會,將大家所學之不同的新知識來做為結合與交流。


 
 
  崑山科技大學環設所、崑山科技大學房管所
 
 

參賽動機:
希望藉由這次的比賽來認識業界在市場上的操作方式,比賽涉及土地開發、財務規劃、建築設計、銷售手法等多項專業,所以我們同伴中有兩位還境設計研究所,和兩位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研究所,因為來不同的背景來希望能激發更多不同的想法。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參賽動機:
大學課程中多為書本上的理論,無法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雖課程中亦有實務操作經驗,但仍與業界做法有很大的落差。在某次課堂,指導教授講評我們的簡報後,向我們推薦昇陽建設的金磚獎,以增加在專業技能及相關領域不同的視野、深度及廣度。
希望不論是在不動產開發、財務可行性分析、建築規劃至產品之整體包裝行銷等面向,都能有更貼近實務的了解.並在研習營中與不同背景的同儕互助切磋琢磨,激盪出不同的新思維。


 
 
  成功大學建築系
 
 

參賽動機:
若說學校是建築人理念的養成,則這比賽將是我們踏上實踐舞台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秉著對於建築的熱誠,在這裡我們將展現所學、堅持對於建築的信念並找到未來繼續前進的方向與動力。
E.M.N.P是代表我們對於未來合作式建築設計的想像。四個不同興趣及特長的建築學子,在成大五年的學習過程中找到最佳的創作團隊。想透過合作模式與真實建築實際營運設計的互動,結合對都市居住的想像,與昇陽建築團隊共創新的都市居住提案。


 
 
  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崑山科技大學環境設計所
 
 

參賽動機:
建築做為承載生活的容器,它存在著時代性,有著必要的社會責任,它如同藝術般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
人們都渴望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而能夠為世人打造一個美好的家,不僅僅希望它只是藝術品,更是為了人們的夢想。
因此學習如何將土地、建築與人聯結在一起,便是我們這次參賽的動機。

 

 
 
  台北科技大學建都所
 
 

參賽動機:
嘗試以跨域整合的團隊,本次參賽中進行嘗試,本團隊由都市計畫、建築、景觀、防災各不同背景的成員組成。以居住品質與創造生活願景作為出發點。參與實務的競賽,希望在設計創意上建構完整的商業模式,以落實理想。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中原大學建築所、文化大學建築所
 
 

參賽動機:
我們想藉由參加這場競圖了解:在學校學習四年的建築專業知識,如何真正的落實在現實之中,成為真正屬於自己的能力。自己與實務差距是多少?為填補這段差距我們還欠缺甚麼?因此藉由參加本次競賽件事實務上操作之流程、融合學校所學,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專業流程,是最大的目標與期望。

 
 
  政治大學地研所、成功大學建築所
 
 

參賽動機:
學無止境,不斷的學習新的事物、不斷的尋找不同的舞台乃是我們對人生的定義。我們是來自政大地研所的二人組,雖非建築本科出身,但對於不動產有著強烈且深厚的興趣,望能透過本次競賽全方位的訓練,補足學校上學習的不足,並與不同專業的人結合,交流所學知識,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更期待能從昇陽建設豐富的實務經驗當中,學習到如何建構出永續好宅,與昇陽一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昇陽建設為台灣學子提供了一個完整建築開發學習的機會,從土地取得到產品銷售的競賽,是其他競圖活動中所沒有的,而且在參賽過程中,還可以具有寶貴的課程教學以及業界導師指導,這對於在學校學習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增廣眼界並與業界實務接軌的重要機會。因此能夠把握這樣的機會來參與、學習、操作,並做出屬與自己的成果作品,進而與其他隊伍競賽爭取優厚的獎金,是我們參與此次競賽的最大動力。

 
 
 
 
 
     
 
106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89號12樓/02-2777-1355 轉 1305、1517、1506